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行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科生开始关注这一新兴领域,并尝试通过转行进入AI行业,实现职业转型和收入提升。从日语专业出身的朱荣,到哲学系学生的Sofia,再到曾经的客服人员思敏,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文科生在AI领域同样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且实现薪资的大幅增长。
朱荣,27岁,本硕均就读日语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担任AI产品经理。她原本的薪资约为12万元/年,但转行后,她的年薪已突破40万元。朱荣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AI行业,是因为她希望在大城市扎根,而AI产品经理这一职位不仅薪资高,而且符合她对技术与人文结合的兴趣。“我出身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又很想靠自己在大城市扎根,如果我去做日语专业相关的工作,薪资大概就6000元到10000元一个月,这完全不足以支撑我理想的生活。”
Sofia则是一位哲学系大三在读的学生,她拥有一家自己的AI视频工作室,年收入达到20万元。她最初接触AI是因为对AI生图的好奇,后来发现这不仅能帮助她完成创作,还能通过接商单赚钱。她表示,AI最初是她的玩伴,玩着玩着她发现了生财之道,AI就成为被她低成本雇佣的人力资源。“我觉得文科生天然地有种错误认知,就是认为我们与技术之间存在天堑,但实际上那远没有我们想得可怕。”
思敏则是一位高中辍学、自学成才的UI设计师,她曾在4年客服工作后,决定裸辞转行AI行业。她通过自学和面试准备,成功入职一家小型农业科技公司,成为一名AI产品经理。她将自己的转行经历分享到社交网络上,吸引了大量关注,并创建了转行经验交流群。思敏的经历表明,文科生转行AI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抓住时机,尽早行动,并结合自身优势寻找合适的岗位。
对于想要进入AI行业的文科生来说,找到自己擅长的能力并在市场中可持续交易,或在公司中找到不可替代的位置,是解决就业焦虑的关键。AI行业相关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长超过40%,平均月薪突破2.1万元,且中国AI专业人才缺口预计到2030年可能高达400万人。
然而,转行AI行业并非易事,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去补足技术基础。对于文科生而言,找到自己擅长的能力并在市场中可持续交易,或在公司中找到不可替代的位置,是解决就业焦虑的关键。
AI行业的核心是算法和技术工作,但实际应用环节需要产品经理、运营、商务等职能。应聘者需要体现对AI行业的了解,而从事核心工作则需更多时间与精力补足技术基础。
尽管AI行业存在高压工作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对于刚进入AI行业的年轻人,如何不被甩下成为新的目标。
文科生转行AI行业,不仅意味着工作内容和薪酬的变化,还意味着行业水温的不同,需要根据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做出选择。
文科生转行AI行业,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更是一种对未来趋势的把握。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文科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从“文科生”到“AI从业者”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未来,随着AI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科生在这一领域的潜力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