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财经调查 >

王化回应小米摄影图涉嫌抄袭特斯拉,称“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2025-07-22 08:31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7月21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社交媒体上就“小米汽车摄影图涉嫌抄袭特斯拉”一事作出回应,称“嫉妒使人面目全非”,引发广泛关注。此前,有博主指出,小米汽车官微于7月20日发布的一张位于上海的网红机位图片,与特斯拉6月18日发布的类似构图高度相似,引发网友质疑。

  据相关报道,该图片由摄影师@爱摄影的张泽普拍摄,他在微博上表示,这张照片是在7月13日拍摄的,当时正好遇到一辆小米汽车,因此将小米汽车纳入画面中。他强调,该机位非常常见,很多人都曾拍摄过,且拍摄完成后,小米汽车方面主动联系他申请转载,并未支付费用。张泽普称自己只是一个“摄影小透明”,只是运气好蹭上了热度。

  对此,王化在微博上直接回应称:“嫉妒使人面目全非。”这一简短有力的回应,既表达了对质疑的不满,也暗示了对事件本质的判断。他并未直接回应抄袭指控,而是通过情绪化的语言,将争议焦点从“抄袭”转向了“嫉妒”和“恶意揣测”,试图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件。

  从事件本身来看,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一张照片的拍摄背景和使用方式。根据摄影师的说明,该照片并非刻意模仿或抄袭,而是基于一个常见的拍摄机位,小米汽车在图片火了之后才主动联系摄影师进行转载。因此,从法律和道德角度来看,该事件更倾向于一次巧合,而非恶意侵权。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这张照片迅速成为热点,引发了大量讨论。部分网友认为,小米汽车作为新兴品牌,其宣传方式应更加谨慎,避免因小失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小米的回应过于强硬,缺乏对公众情绪的体谅。

  从行业角度来看,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当前智能电动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之间的视觉内容容易被过度解读。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作为行业标杆,其任何动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小米作为后起之秀,既要保持创新力,又要避免陷入“模仿”争议,这对品牌传播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并非小米首次面临“抄袭”质疑。此前,小米SU7的外观设计也曾被指与特斯拉Model 3相似,甚至有视频称其“非常像特斯拉”。对此,小米方面并未直接回应,而是通过产品性能和市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独特性。

  此次“摄影图涉嫌抄袭”事件,虽然表面上是一场关于图片版权的争议,但背后涉及的是品牌传播、市场竞争、公众舆论等多重因素的交织。王化的回应虽然简短,但无疑为事件定下了基调——即强调“原创”与“尊重”,并试图将公众注意力从“抄袭”转向“理解”与“支持”。

  在当前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品牌如何在第一时间理清信息、尊重原创、合理使用用户生成内容(UGC),已成为衡量其公关能力与用户生态管理水平的重要维度。小米此次的应对方式,或许正是其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稳健发展的关键之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