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再次迎来历史性突破,达到34.05万亿元(含估算基金),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2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里程碑式的增长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整体的活跃度提升,也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募基金日益增强的信任与依赖。随着债市投资环境的好转,一季度从固收类基金中流出的资金重新回流,成为推动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从具体数据来看,债券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货币市场基金是本轮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债券基金规模在二季度末重回10万亿元以上,较一季度末增加8653亿元,增幅达到8.74%;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环比增长9505亿元,达到13.93万亿元。与此同时,权益类基金也表现出强劲的吸引力,尤其是纯指数股票型基金和增强型基金,规模分别增长7.41%和2.19%,显示出市场对低风险、高透明度产品的偏好。
在商品类基金和FOF(基金中基金)方面,二季度的增长尤为显著。商品基金规模增长47.79%,达到2683亿元,而FOF基金规模环比增长10.28%,达到1650.62亿元。这表明,随着市场波动性增加,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多元化配置来分散风险,FOF作为连接不同资产类别的工具,正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业绩优异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在二季度实现了规模的跨越式增长。例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基金在二季度末规模达到11.32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3047%;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规模也增长了364%。这些基金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基金经理的精准择时和选股能力,也反映出市场对专业管理能力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从单只基金的表现来看,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等宽基ETF凭借“国家队”资金和市场资金的双重助推,规模持续扩张,成为二季度吸金榜前列。此外,受结构性行情影响,行业主题类ETF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等也表现出色,规模显著增加。黄金类ETF同样受到投资者青睐,华安黄金易ETF在二季度末规模达到598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182亿元。
随着《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落地,公募基金行业正朝着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兴业基金表示,该行动方案为行业持续践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战略指引和明确的路径指导,未来行业将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重塑行业生态与价值链条,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意味着责任的加重,行业必须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公募基金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公募基金作为连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将在推动资源配置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