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财经调查 >

铂金价格飙升欲“卷土重来”,但年轻人为何“转身就走”?

2025-07-10 07:57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2025年,铂金市场迎来了一波“复苏潮”。受黄金价格波动影响,铂金饰品价格一路飙升,头部品牌如周大福、老凤祥等纷纷将铂金首饰重新摆上货架,甚至推出投资级铂金金条。然而,这一看似热闹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曾经的“贵族金属”能否真正打动新一代消费者?

  铂金价格暴涨,珠宝品牌“押宝”重出江湖

  自2025年5月以来,铂金价格在四周内上涨31%,引发多家金店调整销售策略。周大福、明牌、老凤祥等品牌在门店中新增铂金展柜,部分品牌甚至推出100克规格的铂金金条,报价高达每克300元以上。这一现象背后,是珠宝品牌对黄金消费疲软的无奈应对。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6.85%,黄金首饰零售额环比下降5.96%。面对利润下滑,珠宝商们试图通过铂金这一“高毛利品类”扭转局面。

  年轻人“不识货”?消费观念与市场认知的错位

  然而,铂金的“复苏”并未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数据显示,Z世代对铂金的认知度不足30%,00后甚至认为“铂金和白银差不多”,“多花几百买铂金没必要”。这种认知偏差源于审美与消费习惯的变迁。过去十年,珠宝市场从“白金风”转向“黄金潮”,如今又迎来“金包银”“白银租赁”等新潮流。例如,老凤祥推出的黄金“头饰租赁”服务,5月订单量同比暴增210%,小红书上“租三金结婚”的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相比之下,铂金的高溢价与低回收率成为致命短板——零售价300元/克的铂金首饰,回收价仅180元/克,消费者直呼“亏一半”。

  供需失衡推高价格,但“内力不足”难撑市场

  铂金价格的飙升并非单纯由黄金衬托所致。全球铂金供应量连续三年下降,2025年总供应量降至217.7吨,较2024年减少4%,而需求却预计达到247.7吨,缺口达30吨。工业需求成为主要推手——汽车催化剂、氢能产业等领域对铂金的需求激增,例如单台燃料电池车铂用量达30-60克,预计2030年氢能领域需求将占总需求的35%。然而,珠宝行业对铂金的依赖仍显薄弱。周大生、潮宏基等品牌铂金存货占比不足0.5%,且国内铂金纯度检测设备不足,导致首饰回收率极低。

  “白金文化”过时,年轻人更爱“新潮”

  铂金的“贵族”标签早已被年轻消费者抛弃。如今的珠宝市场,古风、北欧风、街头风百花齐放,人造宝石、合成钻石等高性价比产品占据主流。例如,莫桑钻价格降至13元/克拉,复购率超32%。相比之下,铂金的加工难度高、成本占比大,导致其在中小商家中几乎无人问津。一位珠宝设计师坦言:“铂金首饰的加工费能占总成本的30%,而黄金仅需15%。”

  未来可期?氢能产业或成新机遇

  尽管当前铂金市场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其潜力不容忽视。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铂金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将大幅增加。例如,中国绿氢项目投资超万亿,单台燃料电池车铂用量达30-60克,预计2030年氢能领域需求将占总需求的35%。此外,铂金作为贵金属,其投资属性与黄金、白银形成互补,成为分散风险的“第三极”。

  复苏之路,道阻且长

  铂金的“卷土重来”看似热闹,实则暗藏危机。珠宝品牌若想真正撬动市场,需在产品设计、品牌叙事上创新,而非简单复刻“白金文化”。年轻人对铂金的“不买账”,不仅是价格与认知的冲突,更是消费理念与时代潮流的碰撞。未来,铂金能否在氢能、工业等新兴领域找到突破口,将决定其能否真正“华丽转身”。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