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一则关于“女生专攻无人机维修走红‘飞友圈’”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特斯联科创园区,33岁的公司负责人易娟带领团队,以高效、专业的无人机维修服务,年创营收超500万元,成为行业新典范。
无人机维修领域长期存在技术门槛高、人才短缺的问题。据行业报道,无人机维修技术缺口巨大,维修人员需掌握从故障检测到部件更换的全流程操作,而女性从业者在该领域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例如,樊丹阳通过自学无人机维修技术,从实操到理论研究,逐步成长为农业无人机维修骨干。
易娟的团队以“快修快修”模式著称,从故障无人机到修复出厂仅需3天,服务覆盖植保、航拍等多领域。其维修流程涵盖检测、拆解、维修、测试等环节,技术要求高,但团队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经验积累,实现了高效率与高精度的平衡。
行业数据显示,无人机维修技术缺口大,但女性从业者在该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例如,王丽萍通过刻苦训练,成为电力行业首位无人机女机长,其技术能力与行业认可度不断提升。
易娟的成功案例不仅体现了女性在技术领域的突破,也反映了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无人机应用从娱乐向农业、工业等领域扩展,维修技术的革新与人才储备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从“飞友圈”到无人机维修,女性从业者正以专业与创新,推动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