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学习困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帮助青少年克服学习障碍,提升学习效率,多地已开始探索多维度、多学科融合的干预模式。专家指出,青少年学习困难不仅涉及心理、认知、情绪等多方面因素,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构建“医-心-教-家”协同服务模式,成为当前干预的重要方向。
在云南,云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与云一儿童医院联合打造的“青少年学习困难提升实践基地”于2025年7月正式揭牌。该基地聚焦青少年学习困难的多维度成因,整合医疗、心理、教育及家庭资源,构建科学评估、个性干预、持续跟踪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神经发育检查、心理测评、肠道菌群检测等手段精准定位问题根源,并结合医疗康复、心理辅导、微生态调节等技术进行干预。基地还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推动家庭参与干预。
与此同时,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也开设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习困难融合门诊”,针对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提供诊疗。临床数据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习困难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医院创新推出融合门诊,整合多学科力量,构建“评估-干预-提升-巩固”体系,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治疗、康复指导等手段,打破恶性循环。专家提示,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隐性信号,如失眠、躯体疼痛等,及时干预。
青少年学习困难不仅涉及心理层面,还与认知控制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青少年的认知控制特点存在差异,如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的机制差异可能影响其学习表现。因此,针对不同认知控制特点的干预策略也应有所区别。
此外,青少年学习困难还可能与情绪问题密切相关。例如,心火盛可能导致青少年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和睡眠质量。因此,清心安神、调节情绪也是干预的重要方面。
专家建议,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习困难问题,通过科学干预、心理支持、家庭参与等多方面措施,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