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一场罕见的天文奇观——月全食与“红月亮”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我国多地观测到月亮“变脸”全过程,从初亏到复圆,月亮经历了从满月到“红月亮”的戏剧性变化。
月亮“变脸”始于初亏。9月8日0:15,月亮左上方出现阴影,标志着月食的开始。随着月球逐渐进入地球本影,9月8日1:33进入食既阶段,月亮呈现暗红色,形成“红月亮”现象。这一阶段持续至2:53,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呈现最深的红色。
天文观测记录了全过程。多张照片和视频记录了月亮从“满月”到“红月亮”的变化,展现了月食的五个阶段: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这一过程持续约3.5小时,成为天文爱好者和公众的视觉盛宴。
科学解释与天文现象。月食的发生源于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当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时,阳光被部分或完全遮挡,形成月食。此次“红月亮”现象是由于月球进入地球大气层时,部分阳光散射至月球表面,形成红色调。
公众观测与记录。我国多地观测者通过摄影和视频记录了这一过程,如西湖边的蹲守记录和高清影像。这一现象不仅吸引了天文爱好者,也激发了公众对天文现象的兴趣。
天文奇观的科学意义。月食现象不仅展示了地球与月球的运动规律,也提醒人们关注天文现象的周期性变化。例如,月食的周期性与月相变化密切相关,如月相的八个“脸谱”变化。
2025年9月的月全食与“红月亮”现象,不仅是天文奇观的展示,更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窗口。通过观测与记录,公众得以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壮丽与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