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中视资讯 > 媒体热讯 >

湖南一地编制精简16.6%,优化资源配置

2025-09-08 09:00 来源:综合T|T

  近日,湖南省某地通过精简行政编制,实现编制规模压缩16.6%,此举被视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举措。据内部消息,此次改革旨在通过减少冗余岗位、优化职能分工,以应对财政压力与服务需求的双重挑战。

  改革前,该地区行政编制规模庞大,部分岗位存在职能重叠、人浮于事现象。通过精简后,核心岗位保留率提升至83.4%,冗余岗位占比降至16.6%。这一数据与近期全国多地推行的“瘦身强体”改革趋势相呼应,也与湖南在“十四五”期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契合。

  精简编制并非简单“减人”,而是通过职能整合、流程再造实现“减量增效”。例如,部分职能由“多头管理”转为“一岗多责”,或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例如,某地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整合审批流程,将原本需多部门协调的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效率提升50%以上。

  财政压力的缓解成为改革的重要成果。据测算,精简编制后,该地区年度财政支出减少约16.6%(以人均财政支出计算),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未减反增。例如,基层社区服务站由原来的“人少事多”转为“人岗匹配”,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度提升12.3%。

  改革也面临挑战。部分干部对“减编”存在顾虑,认为可能影响工作质量。对此,当地政府通过“以干代训”“轮岗交流”等方式,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

  专家指出,编制精简并非“一刀切”,需结合地方实际。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可侧重“提质增效”,欠发达地区则需注重“兜底保障”。湖南作为中部省份,此次改革或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湖南经验”。

  未来,该地计划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数字赋能”“智慧治理”等新路径,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数字化转型等新挑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