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成都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四川省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025.7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规模位列全国第8位,同比增长3.9%。这一成绩标志着四川外贸发展迈上新台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具体数据来看,前7个月四川出口额为3641.1亿元,同比增长6.4%;进口额为2384.6亿元,同比增长0.2%。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超过800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2%。民营企业进出口活力增强,占进出口总额的90%,合计进出口2114.5亿元。
四川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省份,其外贸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大上,更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上。成都作为核心城市,进出口总额达4985.3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2.7%,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显著。此外,绵阳、宜宾、德阳、泸州等城市进出口规模均超过百亿元,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在产业支撑方面,四川“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显著,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平板显示模组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显示出四川外贸向价值链高端环节发展的趋势。同时,进口方面,集成电路、电脑及零部件、消费品等进口也保持稳定增长,显示出四川外贸结构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川外贸的强劲表现,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开放平台建设、区域合作深化以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国际铁路港等开放平台的建设,为四川外贸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拓展,进一步增强了四川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川前7个月进出口规模突破6000亿元,不仅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国外贸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四川外贸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