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深度观察 >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四十年在华征程画上句号

2025-07-23 15:10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T|T

  2025年7月22日,三菱汽车正式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关系,并停止发动机业务运营,标志着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完全退出中国汽车相关生产业务。这一决定不仅结束了三菱在中国长达40年的市场布局,也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

  从1997年三菱汽车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合作成立沈阳合资企业以来,三菱一直在中国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加速,三菱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面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三菱汽车坦言,其在华战略未能及时调整,最终选择了终止合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三菱的黯然离场并非偶然,其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赛道上显得迟缓,末代车型阿图柯甚至被指为换标版的埃安V,且长达6年没有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

  事实上,三菱汽车早在2020年就曾传出退出中国的消息。当时,三菱汽车CEO加藤隆雄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将削减在欧洲和中国等大型市场的业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对品牌表现不佳的市场的聚焦程度。尽管当时官方辟谣,但三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持续低迷,销量不断下滑,最终促使公司做出退出的决定。

  2023年10月24日,三菱汽车在董事会会议上正式宣布退出中国的整车生产,并决定出售合资公司广汽三菱的股份并解散合资公司。广汽集团随后以1元对价受让三菱持有的广汽三菱20%股权,广汽三菱成为广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终结,也为广汽埃安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广汽埃安将利用广汽三菱的工厂实现增产扩能,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三菱汽车的退出并非孤例。近年来,多家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如东风雷诺、广汽菲克和东风悦达起亚等,均因销量低迷和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相比之下,三菱汽车的退出更显无奈,其在中国市场的失败主要归因于新能源车普及和本土品牌崛起带来的冲击。此外,三菱汽车在产品质量和油耗排放方面也存在争议,这些因素进一步削弱了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三菱汽车的退出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自2012年广汽三菱成立以来,三菱汽车曾一度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随着销量的大幅下滑,其品牌影响力逐渐减弱。如今,广汽三菱的工厂和设备将移交给广汽埃安,车主们无需担心车辆问题,但三菱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将彻底消失。

  三菱汽车的退出也引发了对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思考。一方面,这意味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这也为更多本土汽车品牌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激发了更多对汽车技术与服务的探索。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力求在电动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三菱汽车的退出,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兴衰史,更是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一次深刻反思。面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变化,三菱汽车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加大对雷诺电动车项目的投资,或许能够在电动化领域寻找到新的突破。然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三菱汽车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将更加充满挑战与机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