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中视资讯 > 媒体热讯 >

超近距离感受阅兵训练,外媒记者“过足瘾”

2025-08-22 09:05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2025年8月21日,海外网报道了一篇关于“超近距离感受阅兵训练”的新闻。文章提到,阅兵训练现场的铿锵步伐与坚毅眼神,每一瞬都让人热血沸腾。这与“超近距离感受阅兵训练”这一主题高度契合。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对阅兵训练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例如,2019年9月,来自38家境内外媒体的47名记者走进京郊阅兵训练场,近距离感受阅兵训练,许多记者表示此次体验“过瘾”,收获颇丰。这表明,公众对阅兵训练的“近距离感受”具有强烈兴趣。

  阅兵训练不仅是一场军事训练,更是一场国家形象的展示。2015年,新华网记者走进阅兵训练基地,近距离感受“9·3”大阅兵的筹备进展和训练气氛,掀开了阅兵训练基地的神秘面纱。这表明,阅兵训练不仅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兵训练的“近距离感受”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延伸至公众教育和文化传播。例如,2015年,阅兵村建天安门模型,供公众近距离感受阅兵训练气氛。这种“近距离感受”不仅增强了公众对军事训练的了解,也提升了公众的国家认同感。

  阅兵训练的“近距离感受”还体现在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公众的积极参与。例如,2025年8月21日的报道中提到,阅兵训练现场的“铿锵步伐、坚毅的眼神”等细节,通过媒体报道传播至更广泛的公众群体。这表明,阅兵训练不仅是军事行动,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阅兵训练的“近距离感受”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延伸至公众教育和文化传播。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参与,阅兵训练成为国家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公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图片推荐

  • 1
  • 2
  • 3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