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炒菜多放辣椒”被写入“吉林好人”先进事迹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2025年8月11日,吉林白城市精神文明办公示了2025年第二批“吉林好人”候选人名单,其中一名名为齐某的女性候选人因“记挂父母喜好,炒菜多放父亲爱吃的辣椒”等事迹被网民质疑,认为其事迹过于琐碎,缺乏感人之处。
齐某,女,2002年出生,为镇赉县五棵树镇综合服务中心基层治理专干。其事迹包括照料患病奶奶、陪爷爷逛北京天安门、帮老人用手机办业务、入户做家务等,但其中“炒菜多放辣椒”被网友认为“太小”“不够感人”。
该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部分网民质疑其事迹是否符合“孝老爱亲”类“好人”评选标准。随后,吉林市政府相关部门回应称,已对相关材料进行二次审核,并表示将“撤回公示信息,处理后再重新公示”。
“吉林好人”评选活动自2014年开展,评选范围涵盖各行各业,评选标准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类。然而,此次事件反映出公众对“好人”评选标准的期待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差距。
事件引发公众对“好人”评选标准的反思,也反映出公众对“感人”“感人至深”的事迹的期待。尽管“炒菜多放辣椒”看似小事,但其背后是否体现了对家庭的关爱与尊重,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炒菜多放辣椒”一事虽引发争议,但其背后所体现的“记挂父母喜好”“孝老爱亲”的情感,仍值得肯定。然而,公众对“好人”评选的期待与实际操作之间,仍需进一步沟通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