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连、徐州和温州三地成为冲刺“万亿GDP城市”的候选城市,其中徐州以“特殊”姿态引发关注。2025年上半年,三地经济成绩单显示,温州以4831.9亿元的GDP位居榜首,徐州以4509.3亿元紧随其后,增速最快,达到6.2%。三地政府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全力冲刺“万亿”目标。
徐州作为江苏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徐州被明确为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其发展路径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成差异化竞争。2025年上半年,徐州GDP迈入“万亿俱乐部”,标志着城市能级和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徐州的“特殊性”在于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承担的角色,以及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独特定位。
与温州和大连相比,徐州在产业结构、人口增长等方面存在差异。温州正全力冲刺“双万”城市(万亿GDP、千万人口),通过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大连则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为突破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地虽各有侧重,但均以“万亿”为目标,展现出不同路径的探索。
徐州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在区域协调中的角色转变。2022年,江苏优化南北结对帮扶关系,徐州的角色发生转变,从帮扶城市变为与淮北市结对,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这种区域合作模式为徐州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万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支撑。
在“万亿”城市角逐中,徐州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体现在其在区域协调、产业转型、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探索。未来,徐州能否在“万亿”城市中脱颖而出,将取决于其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等方面的持续发力。
三地冲刺“万亿”城市,不仅是经济总量的较量,更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比拼。徐州以“特殊”姿态冲刺“万亿”,展现了其在区域发展中的独特定位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