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一款名为Manus的国产AI智能体产品一夜之间爆火,迅速成为科技圈和资本市场的焦点。这款由北京蝴蝶效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通用型AI Agent,凭借其强大的自主执行能力和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的SOTA(State of the Art)成绩,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Manus的核心功能包括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能够直接交付完整成果,而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或建议。这一特性使其在面对多变复杂任务时展现出更高的效率和适应性,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尽管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但Manus的演示视频和功能介绍已经让其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
Manus的爆火也直接带动了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的集体涨停。3月6日,立方控股、酷特智能、新开普、南兴股份、浙文互联、汉得信息、用友网络等多家公司股价大幅上涨,部分股票甚至封死涨停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对AI智能体概念的高度认可,也显示出投资者对国产AI技术突破的期待。
然而,Manus的爆火并非没有争议。有观点认为,Manus的火爆可能是一场“饥饿营销”的结果,其邀请码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一度炒至5万元,引发了外界对其商业模式和市场策略的质疑。Manus团队对此回应称,官方从未开设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并强调内测期间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
尽管如此,Manus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仍然得到了广泛认可。其在GAIA基准测试中的优异成绩表明,Manus的性能已超越OpenAI的同层次大模型,成为AI智能体领域的“黑马”。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AI技术的快速进步,也为未来AI智能体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Manus的爆火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AI智能体市场的深入思考。浙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大模型应用正在从Copilot向Agent转变,AI Agent作为人工智能代理,具备自主性、环境感知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是未来AI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Manus的成功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国产AI智能体产品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涌现。
在资本市场层面,Manus的爆火也带动了算力、IT服务等相关产业链的活跃。3月6日,算力概念股如高新发展、鸿博股份等纷纷上涨,显示出资本市场对AI技术背后硬件需求的认可。
Manus的爆火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体现,更是资本市场对国产AI技术潜力的认可。随着更多AI智能体产品的推出和应用落地,中国AI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Manus能否持续保持技术优势并实现商业化落地,仍需市场和用户的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