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多部门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四省区发现一条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这一发现标志着我国锂资源开发迈入新阶段。该锂矿带横跨松潘-甘孜-西昆仑地区,形成巨型成矿带,改写了我国锂矿资源分布格局。
“亚洲锂腰带”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锂资源带,其发现对新能源产业具有战略意义。锂作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的核心材料,其供应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自主可控性。目前,我国在锂矿勘探、提取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如钾盐卤水和低品位锂云母提锂技术取得进展,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推动“多规合一”改革,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政策支持。此次“亚洲锂腰带”的发现,是“十四五”期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重要成果之一,体现了我国在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方面的重大突破。
该锂矿带的发现不仅提升了我国锂资源的战略储备,也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保障。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源开发的推进,我国有望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未来,随着“亚洲锂腰带”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