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将江苏省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提示该省存在一定的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该指南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Ⅱ类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等。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广泛可用的疫苗,阻断疾病传播的核心手段是预防蚊子叮咬。江苏省作为Ⅱ类地区,意味着该省存在一定的聚集性疫情风险,需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
近期,江苏省内已出现相关疫情关注,如杭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相关话题冲上热搜。高温天气有利于蚊虫繁殖,进一步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因此,公众应提高防范意识,采取科学的防蚊措施,如使用驱蚊剂、穿长袖衣物、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等。
此外,白纹伊蚊是基孔肯雅热的重要传播媒介,其抗药性问题也对防控工作带来挑战。因此,加强蚊虫监测和科学用药,是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关键环节。
江苏作为Ⅱ类防控地区,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宣传和公众教育,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