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市场在政策支持、外资流入以及企业盈利改善的多重推动下,年内表现亮眼,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板块之一。截至7月21日,港股市场整体表现稳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美元走弱也带动外资加大对新兴市场的配置,预计下半年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科技、消费以及优质龙头股受到外资机构的青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港股市场在2024年10月便已展现出强劲势头,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在国庆假期期间分别上涨7.59%和10%,年内涨幅超越全球主要市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进入2025年,港股市场延续了这一趋势,恒生科技指数自2024年2月低点以来累计上涨超过94%,恒生指数涨幅也超过51%,显示出市场对港股资产的强劲信心。
在政策层面,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加码为港股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6月,多家机构预测,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回暖,AI产业催化的落地将重塑科技板块估值,叠加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改善,港股有望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此外,港股通中小盘公司的成交额占比快速提升,反映出市场对个股机会的挖掘正在下沉,医药、消费等新兴行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在外资动向方面,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3140亿港元,腾讯、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获得持续增持。与此同时,美元走弱也促使外资加大对新兴市场的配置,进一步推动港股流动性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港股红利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表现亮眼,高股息板块如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成为资金“避风港”,相关ETF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
从行业角度来看,科技、消费和创新药板块表现尤为突出。科技巨头企业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健康等在AI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的推动下,股价持续走高。而新消费板块则在“消费品F4”——泡泡玛特、毛戈平、蜜雪集团等企业的带动下,年内涨幅惊人,老铺黄金等企业也创出历史新高。此外,创新药板块在港股市场中表现亮眼,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年内涨幅超过50%,显示出市场对医药行业的高度认可。
尽管港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但部分机构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风险。例如,A股市场在上半年表现不佳,沪深300指数下跌1.02%,创业板指跌幅达3.72%,显示出市场分化现象依然存在。此外,港股市场在经历一轮上涨后,短期内可能面临回调压力,尤其是在外围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因此,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关注具备良好基本面和估值修复空间的标的,避免盲目追高。
展望下半年,港股市场有望在政策支持、外资流入和企业盈利改善的推动下,继续呈现震荡向上的走势。机构普遍认为,随着国内经济逐步复苏,AI产业催化的落地将为科技板块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而港股作为全球资产“估值洼地”之一,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同时,港股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宁德时代等优质企业的上市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总体来看,港股市场在下半年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