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产经生活 > 国际视野 >

传美议员又吹退市“黑哨”,引发市场震动与争议

2025-05-04 07:42 来源:中视财经网T|T

  近日,美国国会两位关键委员会主席联名致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将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多家中资企业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黑哨”行为,引发了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

  根据报道,这两位主席分别是共和党人John Moolenaar和参议院老龄委员会主席John Boozman。他们声称,这些中资企业涉嫌构成美国国家安全风险,因此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行使权力,要求SEC暂停交易甚至撤销其证券注册,最终实现退市。这一事件并非首次,早在2021年,美国财长耶伦也曾公开表示类似立场,而此次再度提出,显然意在进一步施压中概股企业。

  从历史来看,美国近年来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采取限制措施。例如,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就曾通过一系列关税措施和退市威胁对中国企业施压。此次再度提出类似要求,被外界视为美国对中国企业采取的又一轮极限施压手段。有评论指出,这种做法不仅暴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霸凌本质,也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所谓“美式帝国主义”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不仅影响了相关企业的股价表现,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中概股未来走势的担忧。部分投资者认为,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并对中概股回归港股市场产生推动作用。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此举将对中美资本市场合作造成深远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更多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也在积极应对。证监会和相关机构已开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并制定应对方案。有专家指出,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退市制度逐步完善,对于外部压力的抵御能力有所增强。例如,新“国九条”明确了严格退市标准,旨在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质量,并加大对“僵尸空壳”企业的出清力度。

  对于此次事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不仅是中美博弈的一部分,更是全球资本市场格局变化的缩影。一方面,美国试图通过施压中概股来维护其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多元化融资渠道,并探索回归港股或A股的可能性。

  尽管此次事件短期内可能对中概股造成一定冲击,但从长远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和韧性仍将是支撑其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更多优质企业有望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图文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