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财经网 | 手机站 | 新闻 | 深度 | 调查 | 公司 | 股市 | 评论 | 人物 | 投资 | 财富 | 消费 | 理财 | 质量 | 观察 | 警示 | 商业 | 环保 | 文化 | 媒体 | 关注

中视财经 > 财经观察 > 商学院 >

钱学森之子:刷题抹杀孩子求知欲,这一观点与教育弊端的普遍批评

2025-09-12 08:56 来源:综合T|T

  近年来,关于教育方式的争议持续发酵,而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的观点引发广泛关注。他直言,当前教育中“无休止的刷题行为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观点与教育弊端的普遍批评形成呼应。

  教育弊端的根源在于“为考高分刷题”的功利化倾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指出,大量教学方式“嚼烂了给孩子记”,强调解题熟练度而非深度学习,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到了大学就不读书”,难以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

  钱永刚教授作为钱学森之子,长期关注教育问题。他强调,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索精神,而非依赖题海战术。他呼吁学生“翻开课外书,主动拥抱知识”,认为知识的获取应源于兴趣驱动而非被动接受。这一观点与钱学森“求知欲”“探索欲”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求知欲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源泉,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力。然而,当前教育中“刷题”“死记硬背”的方式,可能扼杀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欲望。

  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等教育界人士呼吁,教育应回归“多元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而非单纯追求分数。钱学森“钱学森班”等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正是对传统教育弊端的回应。

  钱学森精神中“科学与担当”的家国情怀,也激励着教育工作者反思教育本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在“开学第一课”中强调,科学家精神应成为青少年的精神坐标。

  教育的本质应是激发潜能、培养人才。若教育继续以“刷题”为名抹杀求知欲,恐将错失培养杰出人才的机遇。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平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tousu#ccepi.cn(请将#换成@)
京ICP备0500440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