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那个年代,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新亭回忆到,创业的第二年,他带领员工运送焦炭去天津市汉沽区(现隶属天津市滨海新区)。在运送路上,装着焦炭的卡车发生了侧翻,整车焦炭都跌进了路边的水塘。情况紧急,王新亭顾不得当时零下的温度,赶紧和员工们一起下水打捞。等货物打捞完上岸时,王新亭才发现,穿着的军大衣上已经结起了厚厚的一层冰。“吃过不少苦,但从没向困难低头。”王新亭笑着对笔者说道。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带领着胜兰实业一步步发展壮大,从只有几间租来的厂房,发展成为数十亿元销售业绩的规模化企业。
实干家的棋局:三次转型重塑产业布局
经营好企业是民营企业家的第一要务,也是建功新时代的重大课题。王新亭的经营智慧,一在布局,二在创新。翻开王新亭的合作项目清单,这种布局智慧有迹可循。与中科院天津生物研究院合作麦角硫因项目,既可利用原有化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又能为医美产品开发抗氧化原料;与兵器工业集团防护院(新华化工厂)合作的禁化武原料项目,使企业掌握了特殊材料研发的核心工艺,还获得了第一张属于民营企业的军工合作经营执照……每个项目如同棋盘上的棋子,既要独立成活,又要形成战略协同。“真正的商业智慧在于构建生态。”王新亭这样阐释他的“跨界哲学”。
7年技术员的从业经历,让王新亭对技术人才格外重视。访谈中,他多次提到创新和人才的重要性。2003年,凭借技术员的执着精神,他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脱硝材料,独家占领山西省、河南西部、陕西榆林、延北等地区市场,实现数十亿元的销售业绩,这种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在王新亭的创业历程中始终闪耀;2008年,他成立欣兰实业,将业务拓展至医药中间体领域;2013年又转型生物科技,率先布局医美材料研发。这三次关键转型,每次都精准踩中产业升级的节拍,也令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探路人。